众人见过礼,各自落座。
蜜儿不知在什么时候睁开了眼睛,微微敛着,看着众人的面色。
大家都注意到了应昶扬怀里的女孩,只觉精致非常,嘴角含着甜甜的笑,打量着他人。
“十三姑姑。”
她跳下应昶扬的膝盖,拍拍衣裳,把皱褶掸掸平整,然后才不慌不忙地甜甜应声:“嗯。”
堂上众人都不是傻瓜,见她如此反应,就知道这女孩虽小,却绝对不容小觑。
而这边,蜜儿已经得到了自己要的答案,回头:“二叔,你聊你的,我去内院了。”
“休息够了?”应昶扬往前探出身子。
蜜儿微笑:“够了,二叔。”回头看向大老爷,“叫个人来给我带路。”
“好的。”对福安打了个眼色。
不到十岁的女孩,站直了身子也只到成年男子的腰部。不过,她仍然站得笔直,表情恬然,唇角挂着笑,只在与人说话时,笑得更加甜蜜,让人觉得舒适而放松。
十三姑奶奶。
蜜儿对这家里的家仆对自己的称呼,很无语,感叹造词者的伟大。比家里的姑奶奶高一辈,又尚未出阁。
其实,完全可以把排位数字拿掉,不过家里还有位姑奶奶。
胡思乱想间,已经进了内院。
月明和月白跟在身后。
才刚进内院走了没多久,就听到震天响的嚎哭声。
蜜儿连猜都不用猜,脸色不动,脚步不停,大约已经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了。
旁边的嬷嬷看着她,心里七上八下的。这女孩……到底是都城里来的呢,不仅模样好,皮肤嫩,走起路来都比一般小姐太太们漂亮,而且这八风不动的性子连大太太恐怕都差一截。
不远处已经能看到坐在院子门口,哭天抢地的钱姨娘了。
蜜儿转头:“那就是大老爷的院子了吧?”声音略微提高,咬字清晰。
嬷嬷点头:“是的。”
蜜儿没在门口耽搁,抬头看了眼院门上的匾额,就跨进了院子。
淡淡地说了句:“还真是简单明了。”
院名:芙蕖。
眼前一闪,大约是有人看到她,就去告诉大太太了。
院子里的几个丫鬟和姑姑先迎上来:“十三姑奶奶。”
蜜儿点点头,刚走到院子中央,大太太就迎了出来。
“十三姑姑,您来啦。”
蜜儿微微一笑:“是啊。”一步也不停地走进了院落正房的大厅。
大太太一拧眉,然后才转过身跟上。旁边的仆从见了蜜儿的作派,都不太敢吱声。
等大太太回到大厅,蜜儿正站在对墙的窗户边上,看着后面的花园。
“芙蕖?大概大老爷也想借物喻人吧。可惜啊,不般配呢。”
大太太垂首咬牙。
“瞧瞧这花园,既没有容纳的池子,也没有干净的水,怎么养得起芙蕖?”
大太太微笑:“不过是图个意境。”
蜜儿转身,走到中堂坐下:“族长太太,你的内院可真是热闹,敢情你的力气都花到族里的事情上去了。既然两边不能兼顾,我看你还是卸了一边的担子,免得累出病来。结果,这边有人出事。杀头大罪,算是轻的了,要是弄个满门抄斩,二房可真是要绝嗣了。”蜜儿说话从不用力,声音轻柔甜糯,语调悠扬轻快,让人觉不出火气。
“……十三姑姑言重了。”
“自己培养的……恐怕到后来未必控制得了。更何况,你精心栽种的,都未必结得出好果子。”
大太太张了张嘴,似乎不知道说什么,又闭上了,随后才说:“侄媳明白。”
“要是收拾不好,就早点把该交的东西交出去。也免得亲戚间来来往往的,看到了膈应。”
“是的,十三姑姑。”这样和风细雨的声音,让她听了,心里有些发毛。虽说是长辈,姑姑今年虚岁也才九岁啊。本来打好的算盘,到了此间,已经全乱了。
“娘!娘!钱姨娘她凶我!”一阵急促轻盈的脚步声传来,人影才踏进大厅,声音又提高了,“你是谁?!那可是我娘坐的地方!”
蜜儿抬头,看看眼前女孩的年纪,该是二房的嫡次女应落珏。虚岁十一,皮肤白皙,打扮也是不俗。五官秀美,小美人一个,可是被一身的傲气,损折了几分,真是可惜。
“月儿!别说了!”大太太急起来,压着声音低喝。再看上面那女孩眉目之间,五官都不见半分变化,甚至那双眼眸也仍是带着淡然的甜美。心里有鬼的人在这样的人面前,止不住地惧怕起来。
应落珏瞪大了眼睛:“娘?!你吼我?你居然为了这么个小孩,就吼我?!”估计被门口的钱姨娘刺激到了,刚进来就碰到这茬,说完就冲上去,想去揪蜜儿。
大太太瞪大眼睛反应不及:“珏儿!”
月明和月白都没反应过来。
应落珏的贴身丫鬟才跑两步,就听一声惨叫。
大厅里的人都愣在当场。
应落珏站直了小小的身子,右手臂硬生生扳直了,手腕被抓在蜜儿手里。
因为疼痛,应落珏当下眼睛都湿了:“娘,娘,好疼……呜呜……”
大太太紧赶几步:“十三姑姑,你……您快放开,小孩子不懂事,您教训一下就行了。”
蜜儿看向后面吓得跪在地上丫鬟:“还呆着做什么,过来,把你们小姐看住了。最好别再有下次,免得不小心,把小姐的手给拧断了。”
太违和了,太违和了……大太太看着轻巧放开手的蜜儿,连抓应落珏的时候,用力,也没让她的五官一丝颤动……好可怕……大太太觉得自己的心都被揪紧,不住地发着抖。
蜜儿的视线重新落回大太太身上,看到她因为下意识地压抑,而不住颤动的眼珠。蜜儿唇角的笑意又深了一分,心里却想着,比起看热闹的,还是看门道的人麻烦点。
“嫡女都是要高嫁的,侄孙女这般脾气,可如何是好?”
大太太觉得喉咙干涩:“姑、姑姑说的是,侄媳一定会好好管教的。”
“快用午膳了,门口也收拾收拾吧。还想让别房的看热闹不成?”
大太太躬身应下:“是。”看了旁边的楚嬷嬷一眼。
楚嬷嬷会意,退了出去。
蜜儿这时又看向应落珏。
应落珏感受到她的视线,不禁瑟缩了下,随后又想给自己壮胆气似的瞪过来。
“侄孙女的女红如何了?”
应落珏很是心虚,瞄了眼旁边的大太太。
“小女顽劣……”
“明年该议亲了吧?侄媳妇打算将她低嫁?”上下将她打量一下,“看身量,缝纫、浆染也没问题了吧?就算不会,起码也要懂。”
大太太双手握紧:“是的,我会让珏儿好好学的。”
应落珏上前,扯扯大太太的袖子:“娘~”
大太太柔和了视线:“你姐姐可不用我操心,在你这年纪的时候,绣的蝴蝶好像都能飞起来。”
应落珏嘟起了嘴。
“好了,你也希望自己未来的夫婿是鹤立鸡群的人物吧?嫁给那样的人,也不能让人瞧不起啊。”
蜜儿看着她们,淡淡笑着。
院子里喧闹了好一阵,然后就彻底安静了。
“十三姑姑,这次打算要待多久?”大太太拉着应落珏坐下了。
蜜儿端坐在那里:“往年来的都是管事。今年要不是说开宗祠有事相商,要召集各房的人,二叔也不会亲自来这一趟。看情况,族里的人都齐了吧。等这里的田地春耕结束,大概五月也就回去了。奶奶也让我来散散心,见见世面。”
“要说见世面,当然还得去都城,我们这种乡下地方,有什么可瞧的?月儿明年的确是到议亲的时候了呢。”
蜜儿眨了眨眼:“听说大侄孙女婿在五年前会试之后的殿试,考了个二甲三十三名,进士出身。等了两年,外放了北边的县城做了知县。”
一听蜜儿说起这件事,大太太才有了点真实的笑意:“是啊,还好一开始在府试里中了秀才时,就把人定下了。后来在去乡试之前,成了亲。之后外放了知县,也算是光耀门楣了。”
“今年九月,任期也就满了。”
大太太眼睛一亮:“是啊,回都述职的时候,如果在都城还能见着面呢。”
“乡试之前成了亲,到了外放到任上的时候,已经三年了。大侄孙女的婆婆做主抬了两个陪嫁做通房,结果其中一个人生了庶长子,听说还是服侍姑娘最久的一个丫鬟,之后就开脸做了姨娘。大侄孙女好不容易怀上了,去年初生了嫡长女。后来,精神一直不好,直到现在还没怀上。”蜜儿微笑着叙述。
大太太心惊,这些事自己都不知道,偶尔的通信大女儿也只是报喜不报忧。她怎么会知道得那么清楚?想到了一年前得信说,她和当朝太尉之孙、镇北将军次子结了亲。还听说,要不是那人脸上受伤,其实另有婚配,十三姑姑真正好福气。年前听说,十八叔爷爷升了四品户部侍郎。然后,如今看到十三姑姑本人,一股冷意从心里瞬间弥漫至四肢百骸。
应落珏一听,跳了起来:“这是什么意思?!当年要不是我们应家资助,他们孙家会有今天的好日子?!”
“过去如何,已经不重要了。撒错了种子,不管你怎么施肥,都不会开花结果的。侄媳妇还是应该想想,自己这一亩三分地,是该撒什么种子,用什么肥料,怎么灌溉施肥才好,该种什么让地肥一肥。至于,打算移植而娇养的花,越早盛放,越早枯萎。”
应落珏愣愣地重复:“养花?”
“是啊,侄孙女没来之前,我们就在讨论怎么养花,养什么花好呢。”
应落珏下巴一昂:“我们这里有什么花种不好啊?只不过……最近下的雨少了,等雨多了,就让你好好看看。”
蜜儿听着,沉默了下。看向大太太,觉得自己要说的也差不多了。
“大侄孙女过得好不好,主要还是要看她自己了。到时候在都城见了面,也好出言安慰几番。”
大太太在一边双唇颤抖,呐呐不成言。
“好啊,我也去!听说都城既繁华又热闹。”
蜜儿微笑:“你去可以,女红过关就行了。”
应落珏一撅嘴,拉拉大太太:“娘~”
大太太反应过来,脑子却仍一片混沌,只喃喃似地说了句:“十三姑姑说的是。”
应落珏气结,还待再说,楚嬷嬷进来了。
“十三姑太奶奶,大太太,三小姐,午膳好了。”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