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子安闻言,心中涌起的热血和激动一瞬而过,很快便泯灭于冰冷的理智当中。他沉默着,并没有很快的答复林想。
林想对于赵子安的反映稍感意外,她还以为赵先生必定会像其他人一般,以重整华氏家业为己任。哪知他面上,竟当此沉静仿佛自己的话语,没有给他带来一丝悸动。那种坦然,让林想一时有了他想置身事外的错觉。
不过,这种感觉只是短短的一瞬,林想很快就发现自己想的没错,他并不是不想让华族恢复鼎盛,只是心存顾虑。
赵先生抬头看着林想,往日那般沉稳、精明的双眸里,有些犹豫,慢慢转向了坚定。他一脸严肃的看着林想,沉声问道:“小姐是认真的吗?”
“此事怎可儿戏?”林想没有躲闪,一脸坦荡的看着赵子安。
赵子安微微垂首,恢复了下人应有的恭敬,只是那语气依旧是硬邦邦、冷冰冰的,“小姐可是想清楚了?华氏是怎么灭族的,小姐虽然那时年纪还小,但是应该大致也清楚是怎么回事。在下是亲历那场灾难的,满眼的血色,还历历在目。小姐若是真的踏出这一步,那么以后,可就没有后悔的机会了。”
他的语气中透着苍凉,闭上眼睛,深深的吸了一口气。那低垂的眼帘,遮掩住了他那翻滚的复杂情绪,悲哀、疲惫,又夹杂着难以平复的愤懑。
林想静默了片刻,没有回答赵子安的问话,反而淡淡的说道:“赵先生,您能和我说说强盛时期的华族吗?”
赵子安借着喝茶,平复了下心绪。他放下茶杯,茶杯与桌子发出一声微弱的碰撞声。他抬着直视前方,眸色深远,淡淡的叙述道:“华族传承千年,就是在前朝,皇族也对华族礼遇有佳。华族是当时的第一世家,族中子孙重多,遍布全国,世子子弟向来只以家族为重,只忠于家族。族中出过众多显贵官员,即不过分依附皇权,也有与皇权博弈的本钱。后来,前朝皇帝昏庸,导致全国各地举兵起义,华族也因意见不同,产生内乱,分成了两派。一派继续支持前朝的皇帝,另一派则是华老爷子这一派,支持唐皇,并助他打下了天下。华族华老爷子这一派,也再次荣登顶峰。”
赵子安叙述着这些时,情绪并没有什么波动,就像说一段历史一样,但他的话,慢慢的变和憧憬起来:“那时,每逢过年,便是最热闹的日子。各地的夫人、老爷、公子、小姐都赶回来聚在一起。院中挂满了灯,到处都是笑意盎然的人们,互相拜年,一派繁华。”
赵子安似陷入一种情怀之中,详详细细的和林想说着华族的人和事。讲述华老爷子是怎样的一个人,讲林想的两位舅舅是什么样的人,讲两位舅舅先后娶妻生子的景象。那些事件,生动的似历历在目一般。
从赵子安的语气中,林想分明感觉到了,赵子安对以往华族的怀念和向往。
>